close

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

(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)


 當今社會是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,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、微妙。可以說只要是身心健康的人或輕或重地都有此心理,只不過是有些人易表露,有些人善于掩飾而已。有此心理幷非壞事,如果把此問題處理好了,則是一種催人積極奮進的原動力——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。“如果處理不好,妒火中燒,就會引發不正當競爭,惹出許多是非來。心理學家的觀察也證明,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臟病,而且死亡率也高;而嫉妒心較少的人群,則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的低,只有前者的1/3~1/2。此外,如頭痛、胃病、高血壓等,亦易發生于嫉妒心强的人,幷且藥物的治療效果也較差。茲將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介紹如下:


  (1)正確認識法:嫉妒心的産生往往是由于誤解所引起的,即人家取得了成就,便誤以爲是對自己的否定,對自己是威脅,損害了自己的“面子”。其實,這只不過是一種主觀臆想。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要靠自己的努力,更要靠別人的幫助,榮譽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,人們給予他贊美、榮譽,幷沒有損害自己。


  (2)攻擊嫉妒法:當嫉妒心一經産生,就要立即把它打消掉,以免其作祟。這種方法,需要靠積極進取,使生活充實起來,以期取得成功,幷不亞于競爭對手。培根說過:“每一個埋頭沈入自己事業的人,是沒有工夫去嫉妒別人的。”


  (3)“想開些”消除法:“想開些”即樂觀些。人生總有不如意之事,所謂“人人都有本難念的經”即是此理。當然,做到“想開些”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隨著時間的流逝,是可以改變個人的觀點的。如果正處在憤怒、興奮或消極的情態下,能較平靜、客觀地面對現實,是能達到克服嫉妒的目標的。


  (4)正確比較法:一般而言,嫉妒心理較多地産注于周圍熟悉的年齡相仿、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。因此,只有采取正確的比較方法,將人之長比己之短,而不是以己之長比人之短。比的方法對了,煩惱情緒就會少了。


  (5)自我驅除法:嫉妒是一種突出自我的表現。在這種心理支配下,待人處事常常以我爲中心,無論什麽事,首先考慮到的是自身的得失,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後果。若出現嫉妒苗頭時,即行自我約束,擺正自身位置,努力驅除妒忌心態,可能就會變得“心底無私天地寬”了。@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nix 的頭像
    unix

    程式開發ㄅㄆㄇ -歡迎光臨 Inuiüni 幼稚園

    u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