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ui 生活品味╭★陳綺貞:用底片機画出詩意影像 原文來自 : http://www.techbang.com.tw/posts/4822-cheer-chen-old-draft-life-poetic-images-drawn-by-the-film-machine 「我沒有把自己設定成玩家,只是把它當作抒發的工具,因為我不會畫畫,小學的寫生,我看別人都畫得出中正紀念堂,我就是畫不出來,」對陳綺貞來說,拍照就像在彌補不會畫畫的某種缺憾,也是一種表達一種情緒的出口,「當我看到某個景色,我沒有辦法把它畫下來,可是拍照我可以拍到我要的角度,和我看這件事情的看法。」 記錄生活,不一定是作為自己到過哪裡的眼見為憑,它更可能體現的是拍攝者對現下生活的關懷,那是一種經過思考的隨拍,「攝影對我來說,比較是從繪畫的角度出發,所以我會很著迷一些有詩意的結構,或對我來講,裡面有些象徵性的構圖,或圖跟圖之間很微妙的關連。」這些對拍攝視角的關照,在陳綺貞最新的單曲攝影,以及網路攝影展中都能嗅出她想表達這些意向的企圖,她補充說道「過去我比較重視身邊的小事情,可是現在比較在意的是外在環境給我的感受,跟我看世界的方法。」 她整理照片的方式也很特別,不是依照相機類型或拍照時間存放,她說「我會看非常非常多次,會有不同的組合,依照不同的風格設定主題,它們這次會有一個資料夾,再看一次又會有不同的資料夾,這次我覺得這幾張我特別喜歡,或者這幾張各自有關連,我會分出這些系列,」單曲和網路攝影展的照片呈現,沒有任何文案輔助說明,因為這些都是她的意義關連下的篩選,照片與照片間互為解釋,文字反而是冗贅的多餘。 陳綺貞玩相機也出攝影集,看到她的作品,很多人心裡都想問,到底是用什麼相機拍的,她卻覺得「相機只是輔助當時的情緒反應,相機和底片的選擇,以及當時的心情和整個景物,都是構成照片的原因,而不是只有畫面和相機這兩個東西而已。」她又補充說「當下的感官敏銳度如果夠強烈,才是拍下這張照片最重要的誘因。」 底片機,是一種有限制的自由,「篩選已經在拍的過程中決定,」按下快門的瞬間,會變成一種思考後的決定,也是琢磨自己現下感官敏銳度的基本練習。 這是陳綺貞第一本攝影集,包括前半部的大量照片,與中間夾雜著沒有標點符號的筆記。在那個還沒有太多人談論LOMO的年代,它是很瑣碎的生活集成,內容以Leica和多格相機等,以現在被稱為具有LOMO風的底片機完成,充斥著背光、過暗、粗粒子與手震的失焦,相對於那些重視燈光、角度的專業影像,它真的不是優秀的攝影集,但裡面的影像卻又那麼真實、那麼貼近每個讀者,在照片與交錯鋪陳的文字間,似乎真的可以讀到陳綺貞。她自己覺得,「生活式的拍法,在我出這本書的時候已經玩得蠻徹底的,」所以這裡的影像呈現是截然不同於她現階段的作品。 這本書在2001年初版後就停刷,後來因為網友連署才又有第二刷的誕生,現在你只能到舊書攤碰運氣,或者到拍賣網站以數千元的天價購得。 ▲ 這是陳綺真用底片相機簡單的生活速寫,夾雜很多單頁式或格狀的連續影像,雖然以靜態略帶模糊的影像呈現,卻也由照片連串出她的極短篇。 這首歌完成後,「希望影像呈現是一種距離比較大,像是一雙觀看眾人的眼睛,在我們生活的城市,有很多人需要很辛苦工作、過著不快樂的生活,才有辦法成就夢想,成就城市很有活力的表面,我想要捕捉這種氣氛,每個人在生活中努力付出卻不一定成功,這種在社會、生活或人際關係間的關心與反省,很希望這種東西不需要在唱片裡寫出任何文案,不需要文字,可是在影像裡,讓有感覺的人看到會覺得有被安撫到,」她說。這是陳綺貞新的單曲,搭配這幾年累積的影像,也是在記錄著生活片段,卻以全然不同的關懷,映照出獨特的視角。 ▲ 這是她剛好在整理舊照片時,覺得最能說出單曲詞句的影像,也因此促成網路攝影展的生成。聽著歌、看著照片,兩者互為詮釋,也各自保留自己的意義空間。 曾得過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盧廣仲,除了海豚音的絕色音質,與充滿活力的詞曲創作讓人印象深刻,對應於其中的影像,所再現出廣仲學生的真與音樂人的認真,這是陳綺貞眼下的他,也是大家認識廣仲的開始。 他,是陳綺貞第一個有主題的正式人物攝影,「一開始我看他的表演,畫面上會有我的想像,我很清楚的把分鏡圖都畫好,我要場景裡的人在哪個位置移動,我要用哪台相機、用什麼底片,我都事先想好。我很清楚我要拍這個人,我自然會很清楚把我要的東西,利用這些設備和僅有的知識,讓它成真,」她說。對她而言,這是個有壓力的工作,「很棒,我喜歡有壓力,不然平常你都不知道在拍什麼,」在專輯裡,不只能看到她的作品,也能看到她的認真與態度。 ▲ 廣仲的專輯都是陳綺貞以底片相機完成,《一百種生活》第一次拍攝因為大雨,先完成宿舍和圖書館的室內拍攝,兩次才完成整個專輯的攝影工作。 下面三款底片相機,並不是陳綺貞使用的款式,但提供目前容易取得的替代機種,讓進入各種底片相機,是可能,而非遙不可及。 「它就是有一種很粗糙的感覺,」這是陳綺貞眼中110相機的特質,「那種粗糙的感覺,要用數位相機拍,再去後製也可以辦得到,但是心情是不一樣的,因為你在拍的時候你就知道,它會呈現很粗糙的那種自由感,影像的寬度和一般底片是不一樣的,所以它的構圖,自然會有另一種呈現感。」 也因為構造簡單,拍攝時會有不可預期的漏光、失焦,反而成為它的特點。機型輕巧,甚至可以做成鑰匙圈,「放在口袋裡,非常小一個,」只要想到,就能立刻留下影像,至於那些不可預期的效果,就變成沖掃後的驚喜,這也是它最迷人之處。 但入手110相機之前,切記三思而後行,「它的底片要去日本才買得到,所以我去日本,都會買一大堆底片回來存,」這是她當時使用110相機,碰到最麻煩的問題。現在因為玩LOMO這類特殊相機的人越來越多,在一般通路就能以幾百塊的價格,買到精巧可愛的款式,底片也沒有過去取得這麼困難,但仍價格不斐,也因為底片尺寸太小,並不是每家照相館都提供沖掃的服務。 這款構造簡單的相機,光圈小入光量少、手動上片、沒有閃光、不用電池,所以必須在陽光下,才能有比較好的成像效果,換句話說,使用這種相機,拍照時必須注意周圍的明亮度要足夠,陰天灰暗天色與室內光線,都可能造成顯像失敗。 底片必須選購特殊長條狀的110底片,可以到台北博愛路詢問店家,或直接在網路上購買,但選擇的廠牌類型並不多,24張的價格約新台幣150元以上。雖然購買機身的價格便宜入手容易,但強烈建議,後續的沖洗購買底片困難,如果怕麻煩,絕對不要輕易嘗試110相機。 拍立得的機種繁多,底片的片幅或生產狀態,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,對陳綺貞來說,她的拍立得底片昂貴、難以取得,「從一開始一張二十幾塊,到現在一張要五十幾塊,我會買來存,但有時候存太久的底片,它的顏色沒有辦法呈現在比較好的狀態。」 拍立得的魅力,就在於「唯一」的獨特性,「它只能一次,底片可重複洗,我有些拍立得的原圖送人,當時拍完後就掃描起來,」她說。也因此,在拍攝當下,必須思考更多影像被留下的理由,每個影像也因為唯一,而讓人珍視。 數位影像的流行,導致這種按下快門,就等於撒錢的相機逐漸被淘汰,知名拍立得大廠寶來麗,也不敵市場壓力被迫底片停產。目前容易取得、價格平實的拍立得機種,以富士的選擇最多,提供不同機型與不同的底片尺寸,當然價格也不盡相同。 這款是mini系列,片幅較小也是功能、價位最低階的機種,一張底片價格約新台幣二十五元不等。提供傳統機型沒有的情境模式,包括陽光、白天、陰天與室內四種,影響閃光燈開啟與否的狀態,使用方法簡單,只要光線掌握得宜,成像與顏色都有相當不錯的效果。 超廣角、魚眼或多格,每台相機都有自己的個性,所以陳綺貞也說,她會因為想拍不同的東西,而選擇不同相機,「那是很自然的反應。」這個廣角系列,也是網路攝影展其中一個主題,「我看東西拍東西的方式會完全不一樣,它可以變成非常純粹,收納東西變多,我反而會想拍純粹的東西。」這些只是陳綺貞特殊相機的一小部分,還會想再買相機嗎?她笑說「就像愛吃美食的人,看到好東西還是會想吃,人就是會想要漂亮的、品質好或特別的東西。」 這款超廣角的Holga相機,除了採用特殊的120底片,還是沒有鏡頭的針孔攝影機,必須由拍攝者決定曝光時間,使用時也需要對攝影的相關概念,有基本的認識才容易上手。 針孔相機的機身,是由相機成像的基本原理構成,近期有網友自製針孔相機而蔚為風潮。此外,Holga系列相機我使用的120底片,可以加購135底片的轉換套件,底片價格較低較容易取得。有很多特殊功能相機,在臺灣的相機通路較難購買,如果真的喜愛不同拍攝風格的相機,可以像陳綺貞一樣,她的相機大部分都是去國外eBay購物網站上標來的二手商品。 使用底片機,除了機身好壞影響成像品質外,底片的選用與沖掃店家也是重要因素。底片不如數位相機,可以任意調整ISO值,必須選擇底片感度搭配拍攝場合,如果在晴天的狀態,選擇ISO 100就能有不錯的表現,但是晚上或室內就會明顯不足,目前富士X-tra 400底片的使用最廣,因為價格便宜、取得容易且成像品質不錯,深受玩家青睞。 選擇沖映店家,最好先詢問或上網選擇網友推薦的店家,建議只要「沖掃」底片,店家會將照片轉為電子檔,如有需要再進一步洗成照片;一般沖掃價格約在六十至一百八之間不等,依照地區與店家而有所調整。陳綺貞說「有時候沖掃出來的照片會有水漬或有指紋,會特別去跟店家說,我自己覺得底片上面有指紋是蠻嚴重的品質瑕疵,」如果沖掃出來的影像,有問題都是可以直接與店家反應的部分。 文章來源:PC home Life增刊31號【PC home Life 精選】對很多人來說,他們的攝影經驗是從數位相機開始,但是陳綺貞說「對我來講,數位相機才是新的東西,在我的觀念裡相機本來就只有底片,後來才出現數位相機。」同樣都在做拍照這件事,數位相機以Live View輔助隨拍即看,底片機卻得瞇眼在觀景窗裡尋找視角,而且要等沖洗出來後,才會有顯像的驚喜,這是全然不同的拍攝經驗與觀看的方法。
繪畫式的攝影記錄
不斷篩選的意義影像
陳綺貞的作品
Snap!城市生活:書籍《不厭其煩》
情緒的影像連結:專輯《失敗者的飛翔》
對「人」的詮釋:盧廣仲專輯攝影
陳綺貞鏡頭下的多樣世界
粗糙感的小影像:110底片相機
Niconico 110相機
唯一的瞬間凝止:拍立得相機
富士instax mini 7S
全景象的收納聚合:超廣角相機
Holga 120 WPC
慎選底片與沖掃店家
文:詹筱苹
攝影:王汶松
圖片提供:陳綺貞
版權申明
本站文章部份來自網絡搜尋, 如有侵權,請留言告知,收到後立即刪除
- Apr 07 Thu 2011 17:14
Inui 生活品味╭★陳綺貞:用底片機画出詩意影像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